WFU

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

透視你的保養品----防腐劑





人的一生中,除了生命必須的空氣、食物、水之外,幾乎男女老幼,從出生到死亡,人人都接觸過的一種東西,其實就是:化妝保養品。看到這裡,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抗議:
[我臉上從來都不擦任何東西的,我怎麼會接觸到化妝保養品?]


其實,廣義的保養品、化妝品,不是只有擦在臉上那些瓶瓶罐罐,是連你洗臉用的洗面乳、洗面皂;洗澡用的沐浴乳、香皂、泡澡劑;頭髮用的洗髮精、潤絲精、髮油、定型液;甚至至香水、體香劑、制汗劑,這些通通都算。所以,現代人的生活當中,可以說跟化妝品、保養品,脫離不了關係。

既然免不了要使用保養品,就要知道你買的那一罐一罐裡面,甚麼是一定要有的,甚麼是有潛在風險的,甚麼是可免則免的;雖然記得住的始終是那最響亮的標語"激光淨白""高效緊緻""撫平皺紋",不過,讀完文章後,希望大家以後能養成一個習慣,甚麼東西往臉上擦之前,先翻過來看一下成分表,認識幾個有名的地雷,不要看到特價就腦波弱,自己篩選保養品。


保養品的必要之惡:防腐劑



我們處在一個微生物無所不在的世界,細菌、黴菌、病毒、甚至寄生蟲、原蟲,都是大自然本來就存在的有機體,除非住在無菌室中,否則細菌無處不在;同樣的道理,擺在浴室裡的沐浴乳、放在梳妝台上的保濕乳,處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,更是隨時都有被細菌分解、汙染的可能,為了不要擦到發霉的面霜,為了不要洗到變質的沐浴乳,我們需要一樣東西:防腐劑。

防腐劑可說是所有保養品中的必要之惡,然而,兩害相權取其輕,與其使用到發霉、壞掉的保養品,使用添加了安全有效的防腐劑,又可以放在室溫下長達數年不會壞掉的產品,比較起來,我願意接受產品裡面有防腐劑。

關於化妝品、保養品內添加的防腐劑,其實台灣、美國、歐盟,都已經有詳細的規範,包括使用的濃度、適用年齡、可以添加在哪些產品,都有法規限制,只要是正當經營的保養品廠商,都需要遵守這些法規。

然而,近幾年來,網購、團購、代購大行其道,很多產品的來源不明,說是韓國原裝進口,裡面卻是自己都不敢使用的黑心商品,說是自行從法國帶貨回國,卻有可能是掏寶掏回來的仿冒品;更有些商家,販賣沒有登記的地下工廠自行調配的保養品,根本無法查驗;別管這些保養品擦了有沒有效,先問自己:擦了會不會出事,可能比較符合現實。


保養品可以不添加防腐劑嗎?



可以!市售的產品中,確實有的保養品可以不添加防腐劑,但是聲稱產品不添加防腐劑,不代表廠商就真的沒有加,惡質一點的廠商,用騙的,加了不敢寫,還故意聲稱產品不加防腐劑,畢竟真的會去查核產品的人,需要有錢有閒又不怕死,才會去踢爆這些故意欺騙消費者的行為;而大部分正正當當作生意的廠商,會聲稱不加防腐劑的情況,有兩種。

第一種,他們有加不那麼防腐的防腐劑,也就是說,他們加的防腐劑,經過掩飾,所以看不太出來。很玄吧!有就是有,沒有就是沒有,甚麼叫做經過掩飾?

舉個例子來說吧,Park這個英文單字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公園嘛!住家附近的小公園(Park)是這個字,占地幾百公頃的國家公園(National Park)也是這個字;但是這個字,還有另外一個意思,叫做停車,自己停車,或是代客停車 (Valet Parking),也都是Park這個字。同樣一個字,在不同的地方,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字義,這個是英文的奧妙。

相同的道理,同一個成份,可以當作保濕劑,也可以當作防腐劑,所以有些產品,雖然看起來沒有典型的防腐劑,但是因為添加了兼具有防腐、保濕功用的成分,所以廠商就掩飾成份中防腐的用意,只強調保濕,並且聲稱產品不含防腐劑。這樣的產品宣言,雖然並沒有錯,但是小聰明太多,廠商看準了消費者害怕"防腐劑"這三個字的心理,投其所好,轉而主打無防腐劑,其實產品中還是有添加防腐劑。

第二種,則是真的產品中不含防腐劑。這要如何達到呢?希望產品中不含防腐劑,產品的配方很重要,選用細菌不愛吃、黴菌不喜歡的成份(防腐相);在製作過程中採用無菌規格,避免空氣暴露,同時瓶身採用小包裝不回滲設計,或是真空壓瓶(防腐系),都能達到產品無防腐劑的狀態。

然而,這些真正無防腐劑的產品,往往不受消費者的青睞,為甚麼呢?

就像旅行一樣,有人喜歡跟團,覺得五天四夜,可以全境保覽,上車睡覺、下車拍照,到此一遊,旅館跟餐廳都有人安排妥當,只要跟著走就行,住的不差吃得很習慣,重點是團費也便宜,何樂而不為?但是就會有人喜歡自由行,自己拖著行李找車找旅館,每天花很多時間在通勤與排隊,每一餐都要自己想辦法,訂的機票飯店不見得便宜,又累又不一定省錢的行程,相同的時間跑的景點更沒有跟團的多,自然受歡迎的程度不如團體旅行。

同樣的道理,有人喜歡保養品添加十種植物萃取精華,海拔高的天山雪蓮加上海底五千公尺深的海藻凝膠,再加五種珍奇動物油脂,從軟體動物到哺乳動物都加,最好連水都是講的出名堂的深層水、玫瑰水,這樣產品才會是夢幻逸品,才能講出很多故事來吸引消費者買單。

然而在萃取與調和這些珍奇原料時,會需要添加各種化學物質,溫度有時要高有時要低,環境有時要偏酸有時要偏鹼,才能讓各種原料互相融合,所以越多的有效成份,就往往代表了更多看不見的添加物。敏感皮膚的人,往往無法駕馭這麼多的添加物,所以敏感肌膚的人,需要選用成份單純的保養品,降低發生刺激或過敏的機會,而這些成份單純的保養品,普遍無色無味,甚至還帶著原料本身的氣味,缺乏可以拿來做文章的添加物,只能標榜單純低敏,自然會買的人不多。

所以想要產品有很多強調功效的添加物、萃取物,又想要產品不含防腐劑,這就像魚與熊掌,不可兼得;假如真的找到這種產品,卻是你從來沒聽過的廠商製作的,很可能,這一切只是幻影,不是真相。

在你願意接受現實,不再對保養品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之後,我們再進到下一步,認識常見的防腐劑。


常見防腐劑成分



常見的化妝保養品裡 的防腐劑,一般可以分為四大類:有機酸及其衍生物、多元醇類、甲醛釋放劑、鹵化物。

有機酸及其衍生物


有機酸或鹽類,常見的有:Paraben、Sorbic Acid、Salicylic Acid、 Benzoic Acid、Dehydroacetic Acid、Propionic Acid等等,其中最有名,也最富盛名之累的,就屬Paraben了。

Paraben因為無色無味,抗菌效果明顯,結合短碳鏈碳氫化合物親水性高,長鏈碳氫化合物則親脂性高,選擇不同結構的成分,有些可以用於油相,也可以用於水相,所以應用範圍很廣;然而近幾年,因為一篇期刊指出,乳癌細胞中可以測得Paraben,從此Paraben就成了黑名單,保養品如果加了Paraben,就彷彿是用了黑心商品一般,會被大加撻伐;於是,近幾年看到保養品廠商紛紛宣稱:產品不含Paraben。

然而,Paraben真的這樣罪該萬死嗎?關於Paraben使用在保養品上的安全性,目前仍有爭議,一般認為,使用小分子的的像Methyl Paraben、Ethyl Paraben,因為脂溶性小,對人體造成的危害疑慮較小。

針對這一系列關於Paraben的疑慮,目前對保養品添加物規範最嚴格的歐盟,也般布了新的規範:禁用五種Paraben:Isopropyl、Isobutyl、Phenyl、Benzyl、Pentyl Paraben;對於Propyl Paraben、Butyl Paraben,則是只禁用於三歲以下、使用在屁股或生殖器皮膚上的非清洗式化妝保養品;其餘產品使用則低於 0.14%即可;針對Methyl Paraben、Ethyl Paraben,也是只要低於濃度即可,並無使用年齡或部位的限制。




所以,下次看到產品中含有Paraben,先不要急著把東西丟掉,仔細看一下,添加的是哪一種Paraben,知識就是力量!

關於Paraben的更多資訊,可以參考皮膚科蔡昌霖醫師的這篇文章:關於「化妝品防腐劑Paraben致乳癌」你最需要看的一篇文章,以及皮膚科邱品齊醫師的這篇文章:Paraben真相大公開

其餘的有機酸,像Benzoic Acid、Sorbic Acid,除了化妝品會添加之外,有些食品及肉製品也會添加,只要在規定的濃度以內,一般認為是安全的;而水楊酸Salicylic Acid,濃度低可以當成防腐劑,濃度高可以有去角質的功效,有些抗痘的產品裡面也會添加。


多元醇


常見的像是Phenoxylethanol、Ethanol、Benzyl Alcohol、Caprylyl Glycol、Ethylhexylglycerin,都屬於多元醇,多元醇類添加濃度不高的話,引起皮膚刺激或過敏的比例不高,是相對安全的防腐劑成分;短鏈的多元醇因為也有吸水保濕的效果,可以當作保濕劑使用。

多元醇可以一人分飾兩角的特色,讓它在保養品配方中出現的頻率很高,而市面上有些保養品聲稱不添加防腐劑,其實就是利用多元醇當作保濕的角色,來掩飾它也可以當防腐劑的身分。


甲醛類釋放劑


這類防腐劑,因為慢慢分解會釋放出微量甲醛,所以稱為甲醛釋放劑,甲醛溶在水中就是福馬林(Formalin),由於在配方中會釋放的濃度並不高,所以添加這類防腐劑,造成皮膚刺激的問題不大,但對有些消費者來說,卻可能就是造成過敏的原凶。使用甲醛釋放劑防腐劑,必須符合規範,包括分解後產生甲醛的量不能超標、有些只能在需沖洗的產品中添加、每一種甲醛類防腐劑可添加的濃度,都有上限。

常見的釋放甲醛的防腐劑有:Bronopol、Bromonitrodioxane 、Benzylhemiformal、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、 Methenamine、Diazolidinyl Urea、Imidazolidinyl Urea、Quaterium 15、DMDM Hydantoin。


鹵化物


常見的鹵化物防腐劑有:MI(Methylisothiazolinone)、MCI(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)、IPBC(Iodopropynyl Butylcarbamate)、Triclosan。

其中MI、MCI因為常常引起皮膚過敏,只能使用在需立即沖洗的產品中;IPBC的使用規範則限制更多,不同濃度的使用部位、年齡都有詳細的規定;三氯沙(Triclosan)因為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,美國已經在2016年宣布禁用於宣稱抗菌的非醫療級清潔用品中

關於三氯沙的詳細資料,可以參考皮膚科邱品齊醫師的兩篇文章:美禁售含19種抗菌成分之抗菌宣稱化妝品牙膏含三氯沙的新聞到底要怎麼看?

鹵化物防腐劑,整體說來,引起皮膚過敏的比例不低,加上可能對環境中的其他動物造成不良影響,如果產品中,如果可以不用鹵化物防腐劑,會是比較明智的選擇。




看了這些防腐劑的介紹,希望消費者們,能用理性的態度來檢視常用的產品,產品宣稱全有機、純天然的,也是需要添加防腐劑,才能讓產品穩定不衰敗;產品宣稱不含防腐劑的,還是要仔細的檢視成份表;產品真的添加了防腐劑,如果目前使用上,並沒有讓皮膚有敏感或刺激的症狀,繼續使用,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。

我個人以為,有信譽的廠商,同時在實體店面販賣的單一產品,通常問題不大,然而保養品之於女性,就像衣櫃裡的衣服一樣,永遠少一罐,所以看到網路上火紅、團購省很大、偶像明星代言的保養品,就會腦波很弱的買下去,一瓶一瓶的保養品、一層一層的擦在臉上,除了有效成分外,產品中的添加物、防腐劑也跟著被皮膚吸收,長久下來,原本安全的產品,就有可能因為過度使用、合併使用而讓肌膚負擔太重,這就失去了當初使用保養品的原意了。

知識就是力量,讓你的知識帶領你,才能長出選擇保養品的力量!

24小時網路掛號由此去


游懿聖醫師看診時段由此去

參考資料


1.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藥妝訓練課程講義

2. 化妝品化學, 易光輝著, 華杏出版社 2014年二版